孩子两岁不说话是孤独症?教你6招巧辨认
家中宝宝出现以下6个症状要当心了,可能是患上自闭症。宝宝不爱看脸,不爱笑竟然也有危害?
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,看着他们快乐地成长,结交新的朋友,开心地玩耍,这些都是每一个父母最幸福的事情。但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这么幸运,有的父母就在烦恼为何自家的宝宝开口说话比同龄人要迟,两三岁了还只会说几个重复的词语,而且总是一个人玩耍,行为异常,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。

咨询过医生后,医生怀疑宝宝是患上了孤独症。有父母就纳闷了,什么是孤独症?不愿说话就是孤独症了吗?孤独症对宝宝有什么危害?孤独症能治好吗?
孤独症其实也就是自闭症。是婴幼儿在成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,也是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得最快的严重病症。孤独症的高发年龄段为0-6岁,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。其病因复杂且多,难以确定。孤独症属于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。

有些家长可能会将自闭症患儿和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混淆了,这两者是有着质的区别。孤独症是先天的脑部发育障碍形成的,但内向是由于心理和环境造成的性格障碍。心理性格问题是一生中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的。但孤独症是精神发育迟滞,患者自幼就会有所表现了。一岁前就有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,随着年龄的增加,症状只会越来越明显。两到三岁左右会表现出与其他正常孩子的明显不同之处。
因此越早发现和诊断,就能越早干预,也就能恢复的效果就越好。孤独症在孩子身上的“早期信号”是十分重要的,对孩子的康复乃至一整个家庭都是极为关键。
一旦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期,会有部分孤独症患儿在成年以后也无法正常独立生活,需要终生的照顾、看护,这无疑是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。一般来说,早发现就能早治疗,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时期认为是2-6岁。有医生认为在4岁前干预最好,越早越好!

那么如何辨别宝宝有没有患上孤独症呢?
其实辨别的方法很简单,只要家长够细心,就能观察出来。孤独症患儿有3大主要特征,即社会交往障碍、言语障碍、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。具体表现还可以分为以下六个典型的方面。
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上6个症状,家长就要引起警觉了,早点带宝宝去医院做个诊断。当然,宝妈宝爸也不用太过焦虑,尽管病症是伴随终生,但小孩子在幼儿时期的“可塑性”是很强的,只要早些引导加教育得当,宝宝还是会渐渐好转。但是千万不要随便相信没有相关资质的康复训练机构,也不要乱相信熟人或者网络上的所谓攻略,如果干预不当有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。
一旦确诊是孤独症,更要正视起来,相信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种奇迹,不要轻易放弃希望,找一个正规的专业机构制定适合个人的方案,进行早期干预、积极治疗、训练技能,每个孤独症患儿都有希望回到正常的生活中。

参考文献:
[1] 陈顺森,白学军,张日异.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、诊断与干预[J].心理科学进展.2011,19(1):60-7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