倍博特的药代动力学是什么
导读:倍博特的药代动力学是什么?单剂口服治疗剂量的氨氯地平后,氨氯地平的血浆浓度在6-12小时内达峰。生物利用度为64-80%。食物不影响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。
倍博特的药代动力学是什么?我们都知道,高血压是比较高发的疾病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,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了小康的生活,饮食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变,这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,治疗高血压患者可以服用倍博特等药物。
倍博特的药代动力学是什么?
氨氯地平:
吸收:单剂口服治疗剂量的氨氯地平后,氨氯地平的血浆浓度在6-12小时内达峰。生物利用度为64-80%。食物不影响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。
分布:分布容积约为21L/kg。氨氯地平的体外研究表明,约97.5%的循环药物与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蛋白结合。
生物转化:氨氯地平在肝中广泛(约90%)代谢为无活性的物质。
排泄:氨氯地平按两相方式从血浆中消除,末端消除半衰期约为30-50小时。连续服用7-8天后,达到稳态血浆浓度。10%的氨氯地平原型和60%的氨氯地平代谢物经尿液排泄。
缬沙坦:
单剂口服缬沙坦后,吸收迅速,但吸收量在较大范围内波动。缬沙坦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3%(范围为23±7)。在研究剂量范围内,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。每日1次口服时,缬沙坦几乎没有蓄积。男性和女性的血药浓度相似。 食物使缬沙坦的药时曲线下面积(AUC)减少48%,Cmax降低59%。但是,从给药后8小时起,进食和空腹状态下的血药浓度相似。AUC和Cmax降低,不会导致治疗作用出现临床显著性降低,因此,可以在进食或空腹状态下服用缬沙坦。
倍博特的禁忌症有哪些?
对倍博特活性成份或者任何一种赋形剂过敏者禁用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(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)。目前尚无重度肾功能损伤(肌酐清除率<10 ml/min)患者的用药数据。遗传性血管水肿患者及服用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早期即发展成血管性水肿的患者应禁用倍博特。
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定期的对自己的血压进行测量,不要凭借自身的感觉来估测自己的血压。康德乐大药房药师温馨提醒:更多关于倍博特的详情欢迎致电:400-168-0606咨询!关注康德乐大药房微信(公众号:kdlyao),健康优惠信息即时明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