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慢阻肺易发作,做好预防须注意这几点!
在秋意渐浓、寒风渐起的季节里,有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正悄悄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,简称慢阻肺。这是一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,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,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。
据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发布报告指出,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慢阻肺,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超过300万,它已成为与心脏病、中风和糖尿病相当的主要致死原因。在中国,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.7%,估算患者数近1亿,形势不容乐观[1]。
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慢阻肺病例。张先生是一位有着30年吸烟史的老烟民,近年来,他时常感到呼吸困难,尤其在秋冬季节,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,严重时甚至需要依赖氧气机来维持呼吸。起初,他并未在意,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自然反应。然而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在社区医院接受了慢阻肺筛查,结果呈阳性。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,张先生被确诊为慢阻肺。幸运的是,由于发现及时,且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,包括戒烟、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,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,生活质量明显提高。这个病例告诉我们,慢阻肺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
那么,慢阻肺的检查为何如此重要呢?
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容易被忽视。随着病情的进展,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咳嗽、咳痰、气短或呼吸困难、喘息和胸闷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。因此,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是发现慢阻肺的关键。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肺部功能状态,及早发现气流受限,为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。根据《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报告(2020)》显示,肺功能检查在慢阻肺诊断中的敏感性高达80%以上,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[2]。
慢阻肺的治疗需要因人而异,个体化治疗是关键。每个患者的病情、年龄、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都不同,因此治疗方案也应因人而异。对于轻度至中度的慢阻肺患者,通常采取药物治疗、康复锻炼和氧疗等非侵入性治疗方法。而对于重度或极重度患者,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,甚至进行手术治疗。此外,慢阻肺的治疗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情况,提供全方位、多维度的照护。
在用药方面,慢阻肺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,不能私自停药。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,需要长期、规律的治疗。许多患者在用药初期可能感觉症状有所缓解,便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,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。一旦停药,病情可能会迅速反弹,甚至导致病情恶化。因此,慢阻肺患者应坚持规律用药,定期复诊,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。
秋冬季节如何预防慢阻肺病情加重?
秋冬季节是慢阻肺病情加重的高发期,随着气温的下降,空气变得干燥、寒冷,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,导致炎症加重、痰液增多,从而加重慢阻肺患者的症状。为了预防病情加重,慢阻肺患者在秋冬季节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
1、加强保暖,避免感冒。慢阻肺患者应关注天气预报,及时增添衣物,避免受凉感冒。感冒是慢阻肺病情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,因此预防感冒至关重要。
2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。秋冬季节空气干燥,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。慢阻肺患者可以在室内使用加湿器,保持空气湿润,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。
3、合理饮食,加强营养。慢阻肺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,以增强身体免疫力,提高抗病能力。
4、适量运动,增强体质。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慢阻肺患者的体质和肺功能,有助于改善病情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,以免加重病情。
慢阻肺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,但只要我们提前做好“功课”,加强预防和治疗,就能够及时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,共同抵御慢阻肺的侵袭。
参考资料:
[1]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发布报告(2022)
[2]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报告(2020)
[3]马忠森。秋冬换季注意预防慢阻肺[J].老年健康,2006(10):1.
[4]赵丽红。秋冬季来临,要防范慢阻肺急性加重[J].家庭医药:快乐养生,2023(9):22-22.
上一篇:远离过敏困扰,日常这5点需做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