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面瘫怎么办?
面瘫,也叫做面神经麻痹。在西医看来,面瘫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炎性反应等有关。所以,西医治疗面瘫一般都会使用激素药或抗病毒药物,也会搭配着营养神经的药物一起做治疗[1]。在中医里,面瘫称为“口僻”,认为其是由于头面部受风寒之邪入侵,痰浊阻滞经络,使气血痹阻、筋脉失养所致。因而,中医对面瘫的治疗,以祛风化痰、活血通络为主。


下面是几个常用的几个面瘫药物:
1. 天蚕胶囊


天蚕胶囊主要成分为僵蛹, 祛风定惊,化痰散结。用于惊风抽搐,咽喉肿痛,颌下淋巴结炎,面神经麻痹,皮肤瘙痒。
2. 复方牵正膏

复方牵正膏是膏药,可以白天服用天蚕胶囊,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贴复方牵正膏。贴之前先用热毛巾敷一下脸,使脸部肌肉放松,再将剪好的膏药贴在相应的穴位上(说明书有详细的穴位图解),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将膏药取下来即可。
复方牵正膏里面含有白附子、地龙、全蝎、僵蚕、川芎等成分,祛风活血,舒经活络。用于风邪中络,口眼歪斜,肌肉麻木,筋骨疼痛。
3. 十八味杜鹃丸

十八味杜鹃丸是西藏甘露生产的一个藏药。改革开放以来,藏区跟内陆交流越来越多,人们对藏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。很多患者除了选择西药、中药外,也会选择尝试选择藏药。
十八味杜鹃丸方中含有烈香杜鹃、草果、诃子(去核)、檀香、毛诃子等十八味药物,祛风通络,活血。用于“白脉病”引起的四肢麻木,震颤,肌肉萎缩,筋腱拘挛,口眼歪斜等症。“白脉病”是藏医的一种说法,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,比如:面瘫、三叉神经痛、面肌痉挛等,所以十八味杜鹃丸治疗面瘫也算是对症用药。
4. 甲钴胺片


甲钴胺片是属于神经营养剂类药物,适应症为周围神经病,而面瘫就是属于周围神经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个疾病。
甲钴胺片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,可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,促进神经细胞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,能使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恢复正常。
面瘫除了需要使用药物做治疗,积极做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。每天用热毛巾敷脸后对患处进行按摩,对着镜子做一些康复训练。比如对着镜子做耸鼻、撅嘴、露出牙齿、张大嘴巴、抬高眉毛、皱眉、闭眼等面部动作,每个动作每天做5遍,这样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。
大多数面瘫的预后都比较良好。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-4周开始恢复,3-4个月后可完全恢复。部分患者会在发病6个月后也可以完全恢复。只有部分患者会遗留下面肌无力、面肌联带运动、面肌痉挛或鳄鱼泪现象的症状[1],所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才能更快恢复正常。
来源:《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》;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6年2月第49 卷第2期